武汉、苏州遭龙卷风突袭12人不幸遇难
5月15日,武汉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在武汉市蔡甸区一处被龙卷风刮倒的厂房内展开救援供图/新华社
扫描二维码 了解新闻详情
5月15日,武汉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在武汉市蔡甸区一处被龙卷风刮倒的厂房内展开救援供图/新华社 扫描二维码
了解新闻详情
5月14日晚,武汉市、苏州市部分地区遭遇强对流天气,局地出现龙卷风。截至昨晚,这次突发气象灾害导致两地12人不幸遇难、379人受伤。15日,针对江苏、湖北等地出现强对流极端天气灾害,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已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已经发生龙卷风灾害的江苏、湖北两地,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救灾救助和下一步防范应对工作。
武汉、苏州遭龙卷风袭击
2吨货车被吹跑
5月14日20时,武汉市遭遇暴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其中蔡甸区奓山片区、武汉经开区军山片区遭遇龙卷风,导致部分村湾房屋受损,大量树木折断,部分工棚倒塌。经研判,这一龙卷风为EF2(对应风速49至60米每秒)级龙卷风。据介绍,EF2级龙卷风风速为191~260公里/小时,这种龙卷风的风力能够将沉重的物品吹出数百米远,能够掀翻汽车,将大树连根拔起,会将屋顶和墙壁一起吹走,其破坏程度比较大,被称为较大龙卷风。
同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也遭遇龙卷风袭击。目击者拍摄画面显示,龙卷风裹挟暴雨快速推进,将树枝等杂物一起卷上天空。一位货车司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2吨重的货车拉着手刹停在门口,结果被龙卷风吹跑。据苏州市政府通报,初步研判为EF3级龙卷风,中心最大风力17级。
两地共12人因龙卷风遇难
379人受伤
15日下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廖明辉表示,本次龙卷风已导致8人遇难,230人受伤。
灾情发生后,武汉市迅速组织全市应急、公安、消防、城管、交通、建设、卫健等部门,成立搜救救治工作专班,争分夺秒地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武汉市卫健委组织了市急救中心、武汉市血液中心、同济医院等多家医院紧急开展救治工作,全市出动了急救车18辆,同济、协和派出抢救创伤专家70名、护士200名,武汉市直属医院组织了40名医务人员支持救援工作。
另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5月15日通报, 截至15日凌晨5时,排查搜救结束。经统计,灾害共造成4人死亡(其中1人当场死亡,2人危重经救治无效死亡,1人失踪被发现后送医救治无效死亡)、19人轻伤(在医院观察治疗,均无生命危险)、130人轻微伤(经医院处理后返回家中);受损农户84户,受损面积1500平方米;受损企业17户,受损面积13000平方米。苏州其他地区未发生灾情。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
派工作组协助指导救灾
据应急管理部5月15日消息,5月15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5月15日14时至16日14时,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11时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召开部分地区紧急视频调度会,组织中国气象局会商近期暴雨与强对流天气发展趋势,视频调度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防指和应急管理厅,安排部署新一轮强降雨与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已经发生龙卷风灾害的江苏、湖北两地,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救灾救助和下一步防范应对工作。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要求,各地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底线思维,高度重视近期强对流天气影响,认真抓细抓实各项防范应对工作。一是加强精准研判和短临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部门联动,积极主动防范应对,坚决避免人员伤亡,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三是预警响应行动要落实到企业和社区,出现风险预警要果断采取措施,在建工地、高空作业、薄弱环节要该关的关、该停的停,防止顶风冒险作业。四是深入研究强对流天气灾害规律,建立健全联动防范应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横向部门联动和纵向各级协同,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水平。五是切实做好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及时转移危险区人员,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问答
为什么内陆城市会出现龙卷风?
在15日武汉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气象局局长王丽表示,龙卷风在我国不算罕见的灾害,基本上每年都能有龙卷风现象(灾害)发生。只要形成条件满足,不分沿海或内陆,均有可能发生龙卷风。我国春季和夏季为龙卷风多发季节。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龙卷风的多发地区。多个内陆城市都曾发生龙卷风。如2020年6月27日,湖北荆门市附近曾发生过EF1-EF2级龙卷风。
龙卷风能监测预报吗?
龙卷风很难预报是因为它的水平尺度(直径)很小,小尺度天气事件时空随机性较强,气象探测设备和探测系统都无法有效准确监测和追踪龙卷风的发生发展,准确预报更难,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龙卷风预警先进国家,目前仍然难以准确预报。
龙卷风来了公众应该如何应对?
一是躲室内。遭遇大风时,应当立即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就近躲入地下室或安全的小房间,远离外墙、门、窗。在野外时,要就近到小屋或洞穴中躲避;若情况紧急,可以选择到没有土崩或洪水袭击危险的高地上、岩石下或森林中躲避。
二是趴洼地。来不及逃离时,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脸朝下,闭上嘴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抱住头部。
三是横逃离。在路上行走时,要弯腰将身体紧缩,尽可能抓住附近的栏杆等固定物,但不要在高大的建筑物、广告牌下方停留。在大风中,应以最快速度朝与大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统筹/蒋朔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