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药师制助医疗费用降10% 陕西新医改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每经记者 肖婷婷 每经编辑 杨军
自2009年起,时至今日,新医改推行已满10年。
而对于拥有常住人口3800万的陕西来说,自2016年成为第二批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迄今,已走过近5个年头。
整体上看,陕西省人均预期寿命,由75.7岁提高到了77.37岁。而从更为具体的层面来看,陕西在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效。
例如,随着陕西省总药师制度全面实施,试点医院处方合格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医疗费用平均下降10%左右……
总药师制度助力陕西医改
新医改以来,2015年、2016年,先后有11个省份被确定为综合医改的试点省份。
陕西作为第二批加入试点的省份,正值“十三五”期间。
本月初,国家卫健委召开“巡礼十三五”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联昌在会上总结道,“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省人均预期寿命,由75.7岁提高到了77.37岁。
医改涵盖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五大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梳理发现,陕西在医改的多个方面都有所突破。
例如在医保制度层面,陕西全省81%的二级医院、63%的三级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截至2019年底,陕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60.87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同时,在药品供应层面上,“以药养医”是新医改要破除的一大痼疾。2016年,陕西省首次提出“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总药剂师”。总药师直接向院长负责,医疗机构不再设分管药品的副院长。
两年后,陕西选取宝鸡市作为总药师制度试点城市,确立10家二级以上医院推行试点。2019年,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榆林、西安、安康等市相继开展加入,试点医院也由10家扩大到51家。
总药师制度的实施,使得陕西省试点医院处方合格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医疗费用平均下降10%左右;市县级医院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分别达到了55.34%和80.4%。
在此制度保障下,为了降低用药成本,陕西省也不断出招。
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底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并执行国家联采办组织的联盟地区(陕西)药品,集中采购25个中选药品价格。而药品集中采购这一举措预计将为陕西省全年节省2.59亿元医药费。
在特殊药品保障上,陕西省开通了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的“双通道”供药模式。
目前,省级特药定点医疗机构已从最初的10家扩大至30多家。而截至2019年底,全省的特药定点药店也已扩至64家。
基层医疗能力不断提升
推行分级医疗制度,加强基层卫生建设,将基层医疗这一底层“毛细血管”铺设完善,实现重病小病的分层诊治,也是新医改的应有之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中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报了“2019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情况”,陕西省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达标率为75.45%,推荐标准达标率为39.83%,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达标率。
一直以来,实现县级医疗的底层突破是医疗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陕西也一直在贡献自己的“样板”。
目前,陕西已有67个县实现了90%以上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
杨联昌介绍,近3年,陕西省财政累计拿出近5000万元用于奖励医改先进市县。医改的奖励资金采用要素法分配,最高的县可以达到300多万元,最低的是100多万元,差额最大达到了120万元。
此外,强化考核奖励。将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纳入到市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以上举措,对基层医改都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今年11月底,在“陕西省深化医改十周年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深度解读了《陕西省医改十年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与全国整体卫生费用结构相比,仍需进一步优化。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需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王虎峰建议。
后续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提升上,陕西也将继续发力、久久为功。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