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坚守
【我的抗疫故事】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胡彤宇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平静的工作。政府提出在3天内完成1100万石家庄市民的核酸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量大,医院征集志愿者去采集核酸,我也积极报名了。
1月6日晚接到通知,7日早8点紧急集合,分批次来到长安区进行核酸采集。穿戴好防护设备后,我们在露天广场上正式开始了核酸采集工作。我与刘建平护士分到了一组,她负责采集分泌物,我负责留样。采集核酸时,建平都要弯着腰,面对被采集者咽喉,嘱咐其大声喊“啊”,并熟练地用咽拭子分别在咽后壁及两侧扁桃体擦拭,然后将拭子递给我,我将其掰断并把标本头浸泡在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旋紧管盖。
北风呼啸,树叶被吹得满地打旋。随着采集工作的进行,我逐渐感到头晕、憋闷,面屏上开始出现水雾并凝结水珠流下来,只能通过这些水珠冲出的痕迹看清外界。等待上午采集的队伍越来越短,我突然感到胃里翻江倒海,由于N95口罩在颈后有一个链扣,从前方不能随意摘掉,只能暗自祈祷“千万别吐”。眼看只剩两名等待采集人员,我却再也忍不住了,当我跑到废弃物品桶旁时,已经吐了一口罩的胃容物。我迅速脱掉防护服摘掉口罩,有几个志愿者递给我纸巾和水,还有一个大姐帮我擦拭面部的污物,当时我觉得自己十分狼狈,但能感觉到周围人们同情与理解的眼光。
在休息室休息了一会儿,我感觉好些了,就换了一套新的防护服继续战斗。下午两点,阳光照耀,似乎暖和了些,新的护目镜和面屏让视野变得清晰,我们小组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效率也越来越高。
太阳落山了,周围光线逐渐暗了下来,志愿者拿来手电照明。寒冷骤然袭来,我感到脚疼,腿部肌肉不受控制地哆嗦,护目镜和面屏上开始结冰,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带着两层乳胶手套的手,持续在寒风中操作,明显感觉麻木、动作迟缓。
终于采完了!突然放松后,我对寒冷的感觉更深刻,紧咬牙关都抑制不住牙齿的碰撞。这时一位年轻妈妈过来说,她家有一个4个月的宝宝,马上抱来,恳请我们再等一下。我默默告诉自己,要沉住气。宝宝来了,伴随着一声啼哭,终于完成了3000余例的核酸采集任务。
再一次回到休息室,我们用热水洗手,手又红又肿,掌指关节疼痛,还特别痒。缓和40多分钟后,浑身的颤抖才平息下来。体力恢复一些后,我们坐上了返程的大巴。在车上我得知,有三个女同事都在生理期,仍坚持在抗疫一线。
到达医院已是深夜,马路上空空荡荡,回到家中久久不能入眠。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着实感动,为寒风中自觉排队等待采集的市民感动,为寒风中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感动,为寒风中乐观坚忍的医护同行感动。当然,也为寒风中能够坚持下来的自己感动。
(光明日报记者耿建扩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3日 04版)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