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多位开国将帅为什么要改名?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 (郭超凯)说起新中国开国将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十大元帅,粟裕、徐海东、陈赓等十大将军的名字如雷贯耳。然而不为人所熟知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曾经更改名字,有的甚至多次改名。这些开国将帅为什么要改名?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记忆?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
资料图: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新社发 富田 摄
纵览诸位开国将帅的改名经历,三方面考量最多:
一是明志,这是多数开国将帅改名的主要原因。原名“彭得华”的彭德怀,在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时改名彭德怀,寓意“君子怀德”。他告诉妻子,自己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而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
改名明志的还有“布衣元帅”徐向前,他原名“徐象谦”,字子敬,改名就是为了时刻警醒自己冲锋在前,为革命赴汤蹈火。叶剑英在考入云南讲武堂时,特意将名字从“宜伟”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开国大将许光达原名“许德华”,在分配到洪湖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前,他更名为许光达,意在经过不懈的奋斗,必达光明的彼岸。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里,也有不少中共党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或是开展地下工作,改名换姓,隐藏行踪。
开国中将邝任农原名“邝有槐”,另有曾用名“邝世林”。1928年他加入江西寻乌的游击队后,与当地的反动势力发生冲突。为配合党组织开展工作,他改名为邝任农,秘密发展寻乌农民协会,帮助红军招募有生力量。
另一位开国少将周吉一也有着类似经历。原名“李松立”的他1938年4月被派至军阀石友三的第六十九军开展地下工作。出发前,李松立舍弃原名,改名周吉一。这个姓名源自他的中学语文老师周子凡,难忘师恩的他摘取周字为姓,而“吉一”则是从周字演化而来。
此外,还有一些开国将军改名是为了悼念战友。开国少将汪易原名“王善德”,长征途中,与王善德一起参加红军的同村好友汪伦山、易天润相继牺牲。为了永远怀念两位亲密战友,王善德就用两位好友的姓“汪”“易”做自己的姓名,以示缅怀。
开国将帅们改名换姓的原因和考量不尽相同,但这些故事的背后,恰好印证了一句话:无私无我,只为民族而奋斗。
反观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更需要无私奉献、“无我”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初心。(完)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