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严惩拒收现金主体、打造大字版金融APP……央行还将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11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将从现金管理、支付服务、普惠金融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此外,李伟表示,对于一些拒收现金的主体,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惩治。
将严肃惩治拒收现金主体
疫情期间“扫码出行”、“网上预约”、“线上购物”等依赖智能设备的生活方式,严重冲击着老年群体日常生活,近日因“数字鸿沟”引发的老年人生活问题频繁成为焦点话题。
会上,李伟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将从三个方面——现金管理、支付服务、普惠金融来采取措施,切实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在现金管理方面,针对现在出现的歧视、排斥使用现金等情况,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将全面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一是会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社区,共同引导规范水电煤气、公用事业缴费领域,还有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高频服务场所的现金使用行为。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通过暗访、巡察等方式开展摸底调查,建立违法主体名录库,进行重点跟踪,对涉及公共服务、民生及公众关注度比较高、影响范围比较大的一些拒收现金主体,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惩治。
三是在公众宣传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在不同场景下的现金收付要求,曝光一些典型案例,强化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务院印发方案也对现金使用作出相关规定。方案指出,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要改善服务人员的面对面服务,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应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强化支付市场监管,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采用无人销售方式经营的场所应以适当方式满足消费者现金支付需求,提供现金支付渠道或转换手段。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适老”金融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和金融服务也是老年群体日常涉及的高频生活场景。
对此,李伟表示,在支付服务方面,针对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日常消费不便的问题,将指导市场机构从界面、操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支付产品的便利性、便捷化程度,加强对老年人移动支付的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推广。对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造成商家拒收银行卡等歧视性支付行为、给老年人消费带来不便的市场机构,人民银行将开展查实处置工作,督促其落实整改。
在普惠金融方面,针对部分智能金融服务和产品主要对标青壮年客群、给老年人造成使用困难的问题,人民银行将指导金融机构,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频金融场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金融服务。在线上,深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因人而异打造一些大字版、语音版、民族语言版和简洁版等智能金融APP,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定制化、有温度、贴心的金融服务。在线下,也要通过不断优化银行实体网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切实提升老年人面对面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李伟表示,将组织有关金融机构改进服务,运用一些移动设备延伸服务触角,主动上门或者远程办理金融业务。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深度、广度和温度,让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保证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